“日转山河暖”的出处是哪里
“日转山河暖”这句诗,出自王安石的《送契丹使还次韵答净因老》,字里行间透着一种跨越时空的温暖感。你可能会想,王安石写这句诗时,是不是也想着“太阳转啊转,山河就暖了,生活也应该如此简单美好”?但别急,这句诗背后其实藏着更深的故事。王安石当时可是个“改革狂人”,改革失败后,心里估计也挺凉。这句“日转山河暖”可能是一种自我安慰,告诉自己“日子总会好起来的”。
那么,问题来了:为什么我们总需要从古诗中找到某种情感寄托?是不是因为现代生活太复杂,让我们渴望那种简单而诗意的表达?答案或许是肯定的。我们总是在忙碌中迷失自我,而古诗就像一面镜子,让我们看到自己内心深处的渴望——或许我们也需要“日转山河暖”式的安慰。
再往深了想,王安石的这句诗不仅是情感的流露,也是一种哲学思考。山河的暖,不正是源于太阳的转动吗?生活也一样,有时候,我们需要的不是改变环境,而是改变看待世界的角度。所以,下次你遇到烦心事,不妨想想这句诗,告诉自己:日子总会转暖的,就像山河一样。
最后,别忘了,王安石的“春风又绿江南岸”也是经典中的经典。你看,他是个多么会“暖场”的诗人!
“日转山河暖”出自宋代王安石的《送契丹使还次韵答净因老》。
“日转山河暖”全诗
《送契丹使还次韵答净因老》
宋代 王安石
老欲求吾志,时方摭我华。
强将愁出塞,空得病还家。
日转山河暖,风含草木葩。
胜游思一往,不敢问三车。
作者简介(王安石)
王安石(1021年12月18日-1086年5月21日),字介甫,号半山,谥文,封荆国公。世人又称王荆公。汉族,北宋抚州临川人(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),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、思想家、文学家、改革家,唐宋八大家之一。欧阳修称赞王安石:“翰林风月三千首,吏部文章二百年。老去自怜心尚在,后来谁与子争先。”传世文集有《王临川集》、《临川集拾遗》等。其诗文各体兼擅,词虽不多,但亦擅长,且有名作《桂枝香》等。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《泊船瓜洲》中的“春风又绿江南岸,明月何时照我还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