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 音乐故事 > 葬花纯音乐背后的故事

葬花纯音乐背后的故事

葬花纯音乐背后的故事

诞生的背景

花音乐的原始形态是以中国传统乐器二胡、琵琶为主的器乐组曲,《草原》是其中非常著名的经典作品。但是,这种民乐风格的音乐受众面有限,于是创作人陈楚生开始思考如何打破这个局限性,让更多人接受民乐。于是,1998年发行了新专辑《葬花》。这张专辑将环境音效、电子音乐、略带东方韵味的嘴琴、吉他、筝等乐器组合在一起,形成了融合了民乐和电子音乐的新风格。

背后的故事

即使是纯乐器组成的音乐,在背后也有自己的故事。每首曲子都有着不同的意境,每个音符、每个乐器的使用都经过精心的筛选。据说,《葬花》是陈楚生以自然的想象力构思出来的作品。在死去的花朵处,他看到了无数的精灵,他们在宁静和充满活力的世界中欢快地跳舞。于是,这张专辑以花为主题,以自然界中花的"生"、"长"、"枯"、"殇"四季变化为引子,创作了其中的每个音符。

接受程度与影响力

由于新专辑融合了电子音乐,所以《葬花》的出现让一部分民乐爱好者觉得这是对传统音乐的亵渎。但是,随着时间的推移,其独特的音乐风格赢得了越来越多粉丝。在陈楚生的音乐生涯中,他曾三次举办葬花音乐会,在合肥、南京、台北举办。2011年,为庆祝葬花十三周年,葬花艺术团移步成都,举办了“葬花十三年大型音乐会”。

音乐的共情与愈合

葬花背后深藏的音乐共情与情感的本质,使这一音乐风格不仅仅是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听觉享受,同时在心灵上进行了愈合。葬花音乐适合在漫长的静默中聆听,他将人们带入一个完全不同的空间,使人心平气和。这种对情感愈合的积极作用,反响强烈,因此,葬花音乐成为许多寺庙、禅堂经常播放的音乐。

葬花音乐的启示

葬花音乐的理念是传达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。这种观念也启示我们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平衡点,让生活回归简单自然,回归内心愉悦的感受。葬花音乐的制作初衷是为了弘扬中华文化、民族精神,提升中国音乐文化的含量,让世界更多的人喜欢中国音乐、了解中国文化。从这个意义上,葬花音乐是值得推广的,尤其是对身心疲惫的城市居民来说,可以给予一份宁静,也许是展露给浮躁的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固有关系。